广东揭阳惠来:发展凤梨产业 英雄的土地焕发新的光芒

大南山下,除了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普宁以外,惠来这块英雄的土地,也在中国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。

这里是大南山下的惠来县园墩村,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98位革命先烈,就长眠在这里。时任中共惠来县三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黄陈娘,1928年6月牺牲时,年仅37岁。

 

 

英雄的故事被一代一代地传颂下来,而那些革命先烈的后辈们,如今正迈步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。菠萝,当地村民又称作凤梨,已经成为了他们致富的“摇钱树”。

黄汉清,出生在惠来,改革开放之初,他去深圳打拼,在商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。几年前,他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感召下,毅然回到家乡,投资创建了凤梨产业园,种植了近3万亩凤梨。

凤梨种植在惠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。然而,多年来,凤梨的销路一直不景气。但自从黄汉清创办凤梨产业园以来,通过公司+农户+合作社+基地的架构,将农户和公司紧密地捆绑在一起。公司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销售网络,打通了产、销瓶颈,最终让老区的乡亲们受益。

 

 

近几年来,黄振鸿种植凤梨的收入十分可观。2019年,他收入了14万元。今年,他不仅自己种植了2万株凤梨,他的儿子还和别人成立了合作社,那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整个小家庭的收入,已经达到小康水平。

以前,这里道路崎岖,运输困难。而自从产业园落户当地后,黄汉清便和当地政府联合修建了几条公路,运输方便了,凤梨便开始供不应求。同时,还通过举办“凤梨节云展会”,提高了当地凤梨的知名度,吸引了更多的客户,并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,降低了销售成本。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,最终就是让老区的村民增产增收。

一百年来,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,抛头颅洒热血,他们的梦想就是“以青春之我,创造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”。如今,中国已彻底摆脱贫困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无数党员干部、劳动人民正“以吾辈之青春,护卫盛世之中华”,这是一种传承,更是一种信仰。

文章来源:和畅惠来

 

0.008515s